出版社:新蕾出版社
出版时间: 2019年3月
装 帧:精装
开 本:16开
字 数:56万
定价:98
ISBN:9787-5307-6763-4
本书采用以时间演进为经、以创作题材为纬的叙述模式,并配以百余幅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,对自中国古代至21世纪初叶的中国儿童文学的『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的梳理研究,做出精准的描述与历史性的评价,以扎实丰富的史料填补了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领域的空白,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。
绪论:研究中国儿童文学史的维度与难度
历史卷
第一章 中国古代儿◤童文学的历史资源与文脉传承
第一节 古代神话文学与儿童文学
第二节 古代韵文文学与儿童文学
第三节 古代幻想文学与儿童文学
第四节 古代启蒙◣读物与儿童文学
第五节 古代儿童观对儿童文学的影响
第二章 “少年中国潮”激荡下的晚清儿童文︻学
第一节 梁启超发表振聋发聩的《少年中国说》
第二节 晚清儿童文学开放、刚健的△格局
第三节 “学堂乐歌”与新式儿童文艺教学
第四节 商务印书馆与儿童报刊、图书
第三章 “五四”时期:现代儿童文学的跨越式发展
第一节 现代儿童文学的逻辑起点:从“儿童观”破题
第二节 建构“儿童本位”的儿童文学观
第三节 现代性¤中国儿童文学建设的必由之路: 清理与引进
第四节 注重儿童文学传统遗产的开发研究
第四章 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“儿童№文学运动”(上)
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旗帜下的儿童文学队伍
第二节 茅盾、郑振铎、叶圣陶等的童话探索与开创性贡献
第三节 刘半农、刘大白、俞平伯等的儿童诗▓创作
第四节 冰心、王统照、徐玉诺等的儿童小说
第五节 冰心、丰子恺、许地山等的儿童散文
第六节 叶圣陶的儿童戏剧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
第七节 开创性的图画故≡事与幼儿文学
第八节 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创作的特色
第五章 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“儿童◥文学运动”(下)
第一节 “为人生”的儿童文学理论
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儿童》文学的翻译实绩与影响
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与儿童文学的编辑出版
第四节 “儿童文㊣学运动”的历史评价
第六章 20世纪30年代儿童文学的左翼潮汐与“革命范式”
第一节 左翼儿童文学与配合“一切革命的斗争”
第二节 鲁迅、茅盾、叶圣陶、巴金等的儿童文学实践
第三节 张天翼的现实主义长篇童话创作
第四节 科学文艺的兴起
第七章 战争年代儿童文学的时代♂规范与救亡主题
第一节 抗战救亡题材的儿童文学与陈伯吹
第二节 以重庆为中心★的大后方儿童文学
第三节 “孤岛”上海的儿童文学
第四节 延安根据地的儿『童文学
第五节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儿童文学
第八章 现代儿童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
第一节 教改目标:“从成人本位变到儿童本位”
第二节 儿童文学进入国语教科书的制度保障
第三节 吴研因与商务版《新学制国语教科书∑》
第四节 叶圣陶与《开明国语课本》
第九章 现代儿童文学的理论深耕
第一节 现代儿童文学的理论遗产
第二节 观念的分歧与争鸣
第三节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
第十章 现代儿童文学的外来影响与内部变革
第一节 输入火种:新的内容与题材
第二节 文体革新:横的借鉴与纵的传承
第三节 观念转变:心理学与本位论的逻辑
当代卷
第十一章 “十七年”儿童文学的教育方向性与红色基因
第一节 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双重管理下的童书出版与儿童文学
第二节 少先队的文学与“共产主ξ 义的教育方向性”
第三节 苏联儿童文学对“十七年”儿童文学的影响
第十二章 “文革”时期儿童文学的编年史记忆
第一节 “文革”时期的※儿童文学编年纪事
第二节 小说独大与三种叙事
第十三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文学的转型与儿童本位
第一节 走向多元价值的儿童文学探索
第二节 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文学建∏构
第三节 细分读者与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
第十四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文学系统工程的建设
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与有力举措
第二节 作家队伍的建设
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发展
第四节 文学评奖的设立
第五节 学会、笔会、研讨会等↓活动
第六节 高等学校儿童文学教学的提升
第七节 儿童文学丛书“出版热”
第八节 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的交流
第十五章 20世纪90年代与跨世纪儿童文学的斑斓图景
第一节 书写儿童精神成长与曹文轩的《草房子》
第二节 多元创作状态与秦文君的“贾里贾梅”
第三节 走向多层次、多渠道的儿童文学建设
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全球视野与对话
第十六章 资本市场与互∩联网双重影响下的21世纪初叶儿童文学(上)
第一节 原创儿童文学的逆势上扬与第五代作家的︽崛起
第二节 童年文学与杨红樱的“淘气包马小〖跳”
第三节 互联网时期的幻想文学
第四节 多元共生的儿童文学新格局
第十七章 资本市场与互联网双重影响下的21世纪初叶儿童文学(下)
第一节 “双轨并进”的创作态势
第二节 现实主义精神与“农民工☆子弟文学”
第三节 “抗战儿童小说”的艺术自觉
第四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动物小说的升温与①大自然文学
第五节 读者定位的“下移”与本土原创图画书
第六节 原创幻想文学的四种类型♀与科幻小说
第七节 儿童文学作家进军网络游戏
第十八章 21世纪初叶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与学术研究
开拓新的研究空间
第二节 批评新的创作现象
第三节 选择新的研究方法
第四节 重绘新↙的文学图志
第五节 打造新【的学科平台
第十九章 21世纪初叶儿童文学的中外关系
第一节 21世纪初叶儿童文学的对外交流路径
第二节 加强中¤外儿童文学理论交流
第三节 实施中国儿童文学“走出去”的战略
余论:坚持“以儿童为中心”的儿童文学理◤念
后 记
1.涵盖时间广■,上至中国古代下至21世纪初叶,填补了中国儿童文学通史研究领域的空白。
2.作者系国内儿童文学ω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,具有深厚的专业学术背景,思想性强,具有权威性。
3.对被遗漏的重要①儿童文学作品、重要儿童文学现象进行抢救,突破性地发掘整理出珍贵史料图片百余张。
主办:天津出◆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?